李非列,廣西梧州人,現任飛尚集團董事長/總裁,中國天然資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世界傑出華商協會副主席,中國企業家全國理事會常務理事,先後榮獲 “2006亞太最具創造力之華商領袖”、“2006中國民營企業家社會貢獻獎”、“中國誠信優秀企業家”、“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2006年中國傑出人士”、“中國百佳名人”等榮譽稱號。此外,李非列的飛尚集團在2005年向社會各界無償捐贈近600萬元。,
起步曆程
“我的確是靠資本市場起步的。”在蕪湖,李非列微笑著麵對著本報記者,對此毫不避諱。
為市場所熟知的便是其對幾家上市公司的強勢入主。從高價拍賣得到東百集團(600693.SH)股權、間接入主鑫科材料(600255.SH)、參股新大洲(000571.SZ)以及堅持近兩年而尚未完成股權轉讓的蕪湖港(600575.SH),這一係列大動作都引得一向就敏感的資本市場唏噓不已。於是,資本新貴“飛尚係”便時常見諸於各類報端。
“投資股票和期貨隻是飛尚集團快速積累原始資本的戰場,在創業之初,我們就確立了立足實業的發展戰略。”李非列語速很快。
2000年是轉折點
在有著豐富資本運作經驗的李非列眼中,2000年是個重要的轉折點。

據其介紹,在2000年中期,基於國內資本市場市盈率過高、法人股即將流通、創業板也即將成立等相關因素,尤其是其創業之初海外同事經曆過多次海外證券市場大起大落的教訓,飛尚股東會得出了一個結論,認為未來數年裏中國的證券市場將是中國各行業裏風險較高的領域。
收購上市公司
從2000年開始,飛尚集團便不斷參與到大中型國企改製之中,開始全麵轉入實業投資。短短幾年時間,收購了多家大中型國有企業,迅速完成了從資本市場到實業領域的轉換。
在大量收購中,李非列稱,飛尚嚴格要求收購對象必須符合整體戰略需要。“我們有明確的規定:每年的回報低於20%、負債率超過50%的企業,我們都不作為考慮對象。”
對於飛尚實業緣何頻繁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問題,李非列認為,飛尚看中的是公司的壟斷性資源,而不在乎是否是上市公司。好的資源比上市公司更有價值,上市公司在飛尚眼裏和普通公司無異。不過,飛尚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兩類公司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飛尚更願意收購非上市公司。個中緣由,頗費思量。
財富排名
2017年5月,新財富雜誌發布《2017新財富500富人榜》,李非列以80.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385名。
2018年5月,新財富雜誌發布《2018新財富500富人榜》,李非列家族以70億元的財富位列第456名。
2019年10月,李非列家族以130億元的財富排名《2019 LEXUS雷克薩斯・胡潤百富榜》第291。
產業王國
目標:航母
“我們在2004年,重新對實業戰略做了更細化的調整。我們要把飛尚集團打造成這樣一家企業:以自然性資源為依托,打造從勘探到開采、冶煉、加工、深加工的一條完整的礦山開發產業鏈的實業航母。”李非列說。
銅加工
在蕪湖,記者實地調查了飛尚銅加工這一最主要的產業鏈。在蕪湖,飛尚的兩家企業便是這一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家是上市公司鑫科材料,另一家便是鑫科材料的控股母公司蕪湖恒鑫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鑫銅業”)。
據鑫科材料董秘宋誌剛介紹,鑫科材料目前為止是該產業鏈的末端,主要是負責銅原料的精加工,而恒鑫銅業是做電解銅的,其生產的原料絕大部分將直接供給上市公司。
內蒙古開工
而對銅加工產業鏈上遊的銅精砂、初銅冶煉環節,飛尚則已砸下巨資來進行構建和完善。本月7日,飛尚的6萬噸銅冶煉項目在內蒙古正式開工。據深圳飛尚總裁辦副主任陳廣佳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為4.5億元人民幣,占地麵積500畝,建築麵積6萬平方米。
“這個項目主要是與為了鑫科材料和恒鑫銅業的銅深加工生產鏈相配套,首期將建設一套年產3萬噸的陽極板生產係統;然後在首期3萬噸的基礎上將產能擴大到6萬噸,預計明年6月投產。”
冶金成為核心
據陳透露,飛尚還同時加大了原礦的開發,接下去將進一步收購蒙古國、東南亞,以及內蒙古、新疆等地的豐富礦產資源。
“飛尚在冶金這一核心業務上,計劃2005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人民幣、利潤6億元的規模。在2008年前繼續追加對礦山開采、初級加工等領域的投資5億元以上,做到集團核心業務利潤達8億元以上。”李非列如此表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